移動機器人發布對行業的有哪些影響?
移動協作機器人,尤其在布局中大型功能島和建設智慧實驗室作為核心產品中對行業具備一定的積極影響。
當北京大學全球健康論壇上,匯像科技的 "AI 機器人科學家" 系統精準完成第 1000 次菌種篩選操作時,這個看似微小的瞬間卻標志著生命科學研究正在經歷一場自動化革命。這家總部位于上海閔行的企業,憑借 400 余套實驗室自動化系統的落地經驗,正將 AI 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為食品檢測、制藥研發、合成生物學等領域帶來效率與精度的雙重突破。
技術內核:構建實驗室自動化的 "操作系統"
匯像科技的核心競爭力源于其的 "四大技術平臺" 架構。其中 iMageOS 智慧操作系統如同實驗室的 "神經中樞",能將智能協作機械臂、PCR 工作站等設備無縫連接,實現從樣品稱量到數據分析的全流程無人化。這種模塊化設計可大幅縮短實驗室自動化流水線的改造周期,僅需傳統系統一半的部署時間即可投入使用。
SuperLab 中央控制系統的應用更展現了技術突破的價值,可實現 ±0.1μL 的液體移液精度,將傳統人工操作的誤差率從 3% 降至 0.05% 以下。匯像創始人劉家朋博士帶領的跨學科團隊,將 15 年自動化經驗凝結成多設備整合技術,使不同品牌儀器的協同效率提升 40%,這種 "即插即用" 的特性讓實驗室自動化門檻大幅降低。
場景革命:從檢測車間到研發前沿的全鏈條賦能
在食品安全領域,匯像的智能 EDX 重金屬測試系統正成為質量管控的利器,可顯著提升單日檢測樣本量、降低檢測成本,同時憑借機器人 24 小時不間斷工作的特性,大幅壓縮問題產品的檢出響應時間,極大提升食品安全防護網的靈敏度。
制藥研發領域則見證了更大幅度的效率躍升,通過 "AI 機器人科學家" 系統,候選藥物篩選效率可提升 300%,同時將實驗記錄的數字化率從 30% 提升至 100%,為后續的數據分析和工藝優化奠定數據基礎,更能讓科研人員從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專注于實驗設計等創造性工作。
合成生物學的產業化進程更因匯像技術而加速,其開發的高通量篩選系統可大幅縮短菌種優化周期、提升篩選通量,為微生物技術的產業化提供關鍵支撐,這種 "機器代人" 的轉變,正在重塑生物技術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轉化路徑。
行業價值:效率、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的三重升級匯像科技的自動化方案正在重新定義行業標準,在檢驗檢測領域,400 余套系統的落地實踐形成了可復制的自動化改造方案,使行業平均設備利用率從 65% 提升至 92%。全流程核酸檢測工作站不僅能大幅降低檢測人員接觸感染風險,更能在特殊時期保障高樣本量的檢測能力,展現非一般情況下的系統韌性。環保效益成為意外收獲,匯像系統通過精準控制試劑用量,可減少化學廢棄物排放量,同時憑借無人化操作減少實驗過程中的能源浪費,其智能配液系統通過算法優化,將試劑利用率提升至 98%,這種 "精益實驗" 模式正成為綠色實驗室的新標準。面對 "機器換人" 的擔憂,匯像的實踐給出了不同答案,自動化系統的引入可推動原有實驗人員向系統管理員和實驗設計師轉型,助力薪資水平提升。這種人才升級與北京大學論壇上強調的 "人機協同" 理念不謀而合,證明自動化技術正在創造更高價值的工作崗位。總的來說,當 AI 機器人能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精準執行操作并分析結果時,生命科學研究正告別 "手工作坊" 時代,邁向智能化、工業化的新范式。匯像科技的實踐表明,移動機器人在專業領域的深度應用,不僅能帶來效率革命,更能推動整個行業的質量升級與價值重構。
- 上一個: 用智能機器人重構生命科學實驗范式
- 下一個: 前處理自動化系統核心技術特點